智能用电信息管理系统

一、系统构成

智能信息采集系统在逻辑上分为主站层、通信信道层、采集设备层三个层次。由于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成在营销应用系统中,数据交互由营销系统统一与其它应用系统进行接口。

1、主站层

主站层又分为业务应用、数据采集、控制执行、前置通信调度、数据库管理几大部分。业务应用实现系统的各种应用业务逻辑;数据采集负责采集终端的用电信息;控制执行是对带控制功能的终端执行有关的控制操作;前置通信调度是对各种与终端的远程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管理和调度等。

2、通信信道层

通信信道层是主站和采集设备的纽带,提供了各种可用的有线和无线的通信信道,为主站和终端的信息交互提供链路基础。

3、采集设备层

采集设备层是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底层,负责收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终端子层收集用户计量设备的信息,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并实现与上层主站的交互;计量设备层实现用电计量等功能。

二、系统特点

EIS5000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该方案具体优点表现在:

1、三层架构的B/S系统,完整的web发布体系

系统的Web发布通过严格的权限分配直接面向使用者设计,在可靠安全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客户端管理电脑的需求,局域网内电脑不安装客户端的情况下通过浏览网页实现客户端的操作功能,方便维护管理。

2、强大的报警信息提示功能

实时弹出报警窗口显示当前报警信息并按等级显示;
根据报警信息,在对应的监视图上以醒目信息展示报警点状态,闪烁、语音提示等;

3、全面的电网线损分析功能

根据各供电点和受电点的供电网络拓扑数据,按电压等级、分区域、分线分台区进行线损的统计、计算、分析。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分析线损。
可以人工编辑和自动生成线损计算统计模型,便于使用、维护。

4、海量数据处理的一体化平台

充分考虑大规模系统的特点,在大系统重负荷状况下的海量信息处理机制,保证对用户操作和系统信息的响应速度。
充分考虑多机系统下各计算机节点的备份、调度、负载均衡等网络处理技术,保证主站计算机系统稳定均衡的运行。

5、极高的系统安全性

采用用户-角色-权限三级管理模式,操作及管理方式完全符合Windows权限模式;系统的每一个操作功能可以设置独立权限,并具备严格、完善的密码管理,确保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的安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所有的关键操作都必须进行口令验证,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三、系统配置

1、主站配置

2、子站配置

2.1、采集模式

此图采集模式为:主站+集中器+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通信),集中器和主站之间通过GPRS方式或以太网方式通信,集中器和电能表之间通过载波方式或利用485采集器进行通信。

2.2、配置清单

四、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

根据不同业务对采集数据的要求,编制自动采集任务,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类型、采集群组、采集数据项、任务执行起止时间、采集周期、执行优先级、正常补采次数等信息,并管理各种采集任务的执行,检查任务执行情况。

1.1、采集数据类型项

系统采集的主要数据项有:
1.电能量数据:总电能示值、各费率电能示值、总电能量等;
2. 况数据(终端信息):采集终端及计量设备的工况信息;
3.事件记录数据:终端记录的事件记录数据。

1.2、采集方式

主要采集方式有:
1、定时自动采集
按采集任务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终端数据,自动采集时间、间隔、内容、对象可设置。当定时自动数据采集失败时,主站应有自动及人工补采功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随机召测
根据实际需要随时人工召测数据。如出现事件告警时,随即召测与事件相关的重要数据,供事件分析使用。
3、主动上报
在全双工通道和数据交换网络通道的数据传输中,允许终端启动数据传输过程(简称为主动上报),将重要事件立即上报主站,以及按定时发送任务设置将数据定时上报主站。主站应支持主动上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3、采集任务执行质量统计分析

检查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分析采集数据,发现采集任务失败和采集数据异常,记录详细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

2、数据管理

2.1、数据合理性检查

提供采集数据完整性、正确性的检查和分析手段,发现异常数据或数据不完整时自动进行补采。提供数据异常事件记录和告警功能;对于异常数据不予自动修复,并限制其发布,保证原始数据的唯一性和真实性。

2.2、数据计算、分析

根据应用功能需求,可通过配置或公式编写,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
1)按区域、行业、线路、自定义群组、单客户等类别,按日、月、季、年或自定义时间段,进行负荷、电能量的分类统计分析。
电能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对监测点的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电能质量数据进行越限、合格率等分类统计分析。
2)计算线损。

2.3、数据存储管理

采用统一的数据存储管理技术,对采集的各类原始数据和应用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为数据中心及其它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按照访问者受信度、数据频度、数据交换量的不同,对外提供统一的实时或准实时数据服务接口,为其它系统开放有权限的数据共享服务。

2.4、数据查询

系统支持数据综合查询功能,并提供组合条件方式查询相应的数据页面信息。

3、运行维护管理

3.1、系统对时

系统具有与标准时钟对时的功能,并支持从其它系统获取标准时间。
主站可以对系统内全部终端进行广播对时或批量对时,也可以对单个终端进行对时。
主站可以对时钟误差<5min的电能表进行远程校时。

3.2、权限和密码管理

对系统用户进行分级管理,可进行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三部分的用户密码设置和权限分配。并可根据业务需要,按照业务的涉及内容进行密码限制。
登录系统的所有操作员都要经过授权,进行身份和权限认证,根据授权权限使用规定的系统功能和操作范围。

3.3、档案管理

主要对维护系统运行必须的电网结构、用户、采集点、设备进行分层分级管理。系统可实现从营销和其它系统进行相关档案的实时同步和批量导入及管理,以保持档案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4、报表管理

系统提供专用和通用的制表功能。系统操作人员可在线建立和修改报表格式。
应根据不同需求,对各类数据选择各种数据分类方式(如按地区、行业、变电站、线路、不同电压等级等)和不同时间间隔组合成各种报表并支持导出、打印等功能。

4、售电功能

售电功能共包括两种模式:远程费控模式和本地费控模式,两种模式的售电原理和流程完全一样,差别只是在算费功能是在主站还是电表完成。
主要流程如下:

1、远程费控

此模式是指后台算费,执行用户剩余电费的计算和发出控制跳闸指令的控制逻辑在主站完成,跳闸指令由现场表计执行。现场设备是集抄终端、远程费控电能表,现场信息的显示和跳闸动作的执行在用户的电表上。售电介质为虚拟介质(载波通道或485通道)。

2、本地费控

此种模式是电表本身为卡表,用户通过购电卡买电后,充值到自己的电表中。执行用户剩余电费的计算和发出控制跳闸指令的控制逻辑在电表完成,跳闸指令由现场表计执行。现场设备是集抄终端、本地费控电能表,现场信息的显示和跳闸动作的执行在用户的电表上。售电介质为CPU购电卡。

4.1、用户权限指派

用户权限指派包括组织管理、权限分配、日志查询等三部分。
1.组织管理,包含“公司维护、部门维护、角色维护、用户维护”四个子菜单。
2.权限分配,包含“权限指派、用户指派“两个子菜单。
3.日志查询

4.2、系统管理

4.2.1、售电网点管理

包含“售电终端管理、售电终端授权、售电终端监控、终端信用恢复”四个子菜单。
录入售电网点信息,一个售电网点可以设置和添加多个售电终端,是作为以后售电网点正常营业有效性验证和查询统计的依据,售电网点在添加时可以设置其网点类型,是社会代理售电、银行代理售电、营业柜台售电或是移动终端售电等,根据不同类型设置其所辖售电终端的功能权限控制功能,比如社会代理售电网点可以设置其售电终端的信用金额度,在额度范围内可以继续售电或收费,若超过则需要网点代理人员到供电部门清缴所收电费增加售电终端信用额度,另外营业柜台售电和其它类型的网点的功能权限也不同。修改售电网点信息,可以修改名称、负责人、地址等信息,保存成功后,执行新的售电网点信息。

4.2.2、电表类型管理

电表厂家:录入电表厂家记录,供以后电表入库、厂家表型管理及电表信息查询及统计用。
厂家表型:录入系统中的电表厂家类型。
电表类型:录入电表类型记录,供以后电表信息的查询统计、电卡的操作等使用;电表类型可以包括电表的型号、规格、电卡驱动模块(写卡格式或方法)等信息。

4.2.3、电价信息维护

录入电价记录,供以后开户购电写卡、计算预收电费和应收电费报表使用,电价录入包括基本电价录入和综合电价录入。包含“基本电价、综合电价”两个子菜单。

4.2.4、系统驱动管理

包含“售电器管理、电卡类型、厂家读写卡模块”三个子菜单。

4.2.5、代码信息维护

包含“代码类型维护、代码表维护、系统配置息县”三个子菜单。

五、主要功能实验

1.实验设备认知
1.1 数据采集器认知

1.2 电度表认知

2.实验内容
2.1 远程对终端参数的设置和查看

2.2 手工召测

2.3 校时功能

2.4 电量查询

2.5 电费及电量统计

  • 版权声明: 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Apache License 2.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我喝杯奶茶吧~